羅馬古城
意大利(二)
20/09/2015 羅馬 晴天旅館提供早餐餐券在街尾的cafe食早餐,任選麵包一個加一杯coffee.
由Termini 開始行去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Piazza della Repubblica,外表有些殘破的建築物竟然是教堂,很不像教堂的教堂。 教堂門口有兩扇鐵門,由波蘭雕刻家 Igor Mitora 設計,被十字架深深嵌入身體,像徵復活的耶穌以及其殉道者。
這座教堂,是浴場的遺跡上所建立,西元 1563 年,由教宗庇護下開始建造,委託當年高齡 88 歲的米開朗基羅所設計,但可惜米開朗基羅隔年逝世,由其學生杜卡接手完成,且保留了原有浴場紅磚的外牆特色。教堂長約 90.8 米,寬約 27 米,高約 28 米,整體呈現后大長方型狀, 1749 年曾經重新改建過,成為今日的樣貌,也曾經做為國家教堂,舉辦過國葬,這聖母教堂,可說是敗絮其外,金絮其內,十分的低調奢華、典雅。
主殿地上有尺規的東西,這條線穿越了聖母教堂,曾經是羅馬的標準時間參考,即是我們慣稱的 "本初子午線 (Prime Meridian)",當時稱作Meridian line,也有另外一個名字稱作 "玫瑰線",而這玫瑰線部分片段已斑駁不堪,除了被圍起來外,上頭也設立了亞加力保護。
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 Piazza della Repubblica
神聖之光" (Divinity in Light)
主殿的部分,米開朗基羅設計盡可能保留浴場原有寬敞的空間,又呈現教堂的莊嚴肅穆。
威尼斯廣場 Piazza Venezia, 艾曼紐二世紀念堂,而威尼斯廣場就位在羅馬歷史景點中心,被眾多2000年前的古蹟所包圍,經常被說與這地區非常格格不入。
圖拉真市集 Mercati di Traiano:當羅馬帝國迅速向外擴張及人口快速成長之際,羅馬議事廣場不敷使用,只好在附近另外興建4座議事廣場,而1933年墨索里尼建造帝國大道Via dei fori imperiali,就將3座廣場埋在公路之下,唯一的圖拉真市集也只剩1/5在地面上。
鮮花廣場Piazza Campo dei Fiori,這裡也曾是昔日的刑場,廣場中央豎立著1600年在這裡被火活活燒死布魯諾的塑像。不曉得為何古人都喜歡給刑場取一個貼近生活,很市井化的名字,不過今日的鮮花廣場,真真是充斥了花和菜。這裡的水果十分便宜。
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
這個被稱為羅馬最美麗的廣場,她的輪廓是一個寬闊的橢圓形,表明在古代曾是一座競技場,古羅馬人可真喜歡競技場。廣場最有名的是由北而南的3座噴泉:海神噴泉(Fontana del Nettuno)、四河噴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與摩爾人噴泉(Fontana dei Moro),其中後兩者是出自貝爾尼尼的設計。
貝爾尼尼設計的位於中心的四河噴泉中的雕塑分別像徵著四條天堂河流(多瑙河、尼羅河、普拉特河與恒河)以及已知世界的四個角落(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 。非洲尼羅河(Nile –用布蒙著頭,隱喻尼羅河神秘的源頭)、亞洲恒河(Ganges –左手拿著一根漿)、歐洲多瑙河(Danube –臉面向內,雙手伸向方尖碑)及美洲的普拉特河(Rio de la Plata)。摩爾人噴泉和海神噴泉相對沒那麼出名,不過雕塑的張力很能看出作者的功底。
海神噴泉(Fontana del Nettuno)
四河噴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而哈德良皇帝在重建時,導入希臘建築手法,外觀只有簡單的8根圓柱和山牆,整個重建重心放在室內裝飾,例如保留圓形大洞圓頂穹頂殿堂增加室內採光,以及使用彩色大理石增添室內色調,如今萬神廟是古羅馬代表性建築之一,西方建築的結晶,不少後代建築師紛紛來此取經。
萬神殿 Pantheon的巨型圓頂(Dome)由花格鑲嵌而成,圓頂中央有一直徑8.3米(29英尺)的圓孔(Oculus),圓孔使萬神殿顯得莊嚴肅穆。在晴朗的日子裡,陽光從這裡穿過照舐到神殿內大理石的牆壁上;夜晚,站在神殿內可以仰望圓孔上方星光閃爍的天空。同時又富有宗教色彩-可以讓神殿裡的人指引來自天上神靈的凝視,甚至梵蒂岡博物館裡還有米開朗基羅仿照這裡設計的圓孔。
拉斐爾(Raphael'sTomb)與國王艾曼紐二世均安葬於此。萬神殿的外觀很樸素,剛看了一堆巴洛克的華麗麗, 這種造型簡潔的建築深得我心。
橫跨波利宮一整面牆壁,噴泉的中心有一尊―海洋之神"(尼普頓)的塑像,兩側是騎著馬的半人半魚海神,分別像徵著暴風雨中的大海(左邊)和風平浪靜的大海(右邊)。海神後面的雕塑代表健康和富足,組成三角牆的雕塑則分別代表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禮物。
西班牙廣場 Piazza di Spagna 因羅馬假期而聞名,這樣狹窄滿是台階的小廣場在羅馬何止千千萬。拾階而上可以看得很遠。
坐地鐵去鬥獸場,在鬥獸場購票排了半小時,門票12歐,可以去Palatino買票,這樣就不用排長隊了,兩個地方門票是通用的。
鬥獸場 Colosseo公元八世紀時,貝達神父曾預言“幾時有鬥獸場,幾時便有羅馬;鬥獸場倒塌之日,便是羅馬滅亡之時;羅馬滅亡了,世界也要滅亡。”公元1084年,日爾曼人打進羅馬城,古羅馬城被洗劫一空,鬥獸場也被人遺棄,一時曾成為人們挖掘大理石尋找建築材料的來源。這部分地應驗了貝達神父的預言,但世界依然熠熠地存在著。
鬥獸場的外立面共分四層,下三層是連續的券柱式拱廊,各層採用不同的註釋結構,由下而上依次是塔斯干、愛奧尼克和科林斯,上一層是實牆,外飾以科林斯式的壁柱。現代體育場的設計思想就是源於古羅馬的鬥獸場,鬥獸場內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為四組,據史料記載,它可容納令人驚訝的87,000人。
君士坦丁凱旋門 Arco di Costantino
羅馬議事廣場 Foro Romano & 帕拉提諾之丘 Palatino
與圓形競技場同一張票,羅馬議事廣場是當時羅馬市政治、經濟、娛樂的重心,而帕拉提諾之丘更是皇帝居住的宮殿,雖然現在只剩斷垣殘壁,但仍不難想像當年繁榮景象。
與圓形競技場同一張票,羅馬議事廣場是當時羅馬市政治、經濟、娛樂的重心,而帕拉提諾之丘更是皇帝居住的宮殿,雖然現在只剩斷垣殘壁,但仍不難想像當年繁榮景象。
Piazz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 聖母大殿又稱奇蹟聖母教堂,從羅馬特米尼火車站出發,沿Via Cavour走約10分鐘,會看到馬路邊艾斯奎利諾廣場Piazza dell'Esquilino,有一座方尖碑,那就是教堂的後面,傳說,在西元4世紀的盛夏,聖母瑪利亞託夢給教宗利伯略Liberius,讓他在下雪之處建立一座修道院以顯示聖母的榮耀。結果第二天早晨埃斯奎利諾山丘(Esquilline)上落下了雪,教宗命人在此建立起教堂。
火車站附近有很多賣套餐的餐廳,餐湯+意粉+飲品,大約8~10歐一位,好經濟。
住 : Palma Residence Castro Pretorio, 雙人房85.5歐+7歐城市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